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中科慧遠發布CASIVIBOT 以九年積累開啟AOI與機器人協同的品質檢測新時代

中科慧遠發布CASIVIBOT 以九年積累開啟AOI與機器人協同的品質檢測新時代

2025/8/20 9:38:05

8月19日,在工業智能化全面提速的浪潮下,中科慧遠以一場新產品行業發布會推出了其首款工業具身質檢機器人「CASIVIBOT」。這一產品不僅代表著中科慧遠成立九年來的技術積淀與戰略探索,更象征著中國工業質檢領域即將從AOI設備向具身質檢機器人的范式躍遷。


圖片1.png


中科慧遠總經理張武杰在發布會現場表示:“CASIVIBOT的誕生,是我們對行業痛點的深刻回應,它不是替代,而是升維。我們希望通過它,讓AOI設備與機器人形成合力,共同為工業品質保障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撐。”


從設備到智能體:三大平臺驅動的具身智能


回顧中科慧遠的發展脈絡,不難發現這一步其實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自2016年成立以來,公司便專注于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的研發與應用,并逐漸成長為中國工業視覺檢測領域的代表力量。在過去九年里,中科慧遠圍繞3C電子、傳統家居、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關鍵賽道,推出多款AOI產品。公司憑借高精度成像系統、穩定的算法庫和不斷優化的應用方案,這些設備在大規模生產線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幫助制造企業降低了人工依賴,提升了檢測精度和效率。尤其是在復雜紋理、微小瑕疵的捕捉方面,中科慧遠的設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積累了廣泛的客戶信任。


圖片2.png


然而,產業升級帶來的挑戰也讓這家公司始終保持警覺。隨著制造場景日益碎片化,產品形態的快速變化與工藝流程的差異使得傳統AOI難以全面覆蓋。與此同時,消費電子等行業的高頻迭代也進一步加劇了矛盾。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上市手機型號高達421款,而一套AOI設備的導入周期往往長達三到六個月,這種節奏錯配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反應速度。再加上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缺陷類型愈發復雜且難以預測,這些困境使AOI逐漸暴露出邊界剛性的局限性。盡管它在大批量標準化生產中依舊高效,但在“最后一公里”上,人工復檢和補檢依然不可或缺,行業長期處于效率與靈活性的拉扯之中。


正因為對這些痛點有著深刻洞察,中科慧遠才率先邁出了從AOI到機器人智能體的關鍵一步。與市面上多數依然停留在單一視覺檢測或機械臂分揀的嘗試不同,CASIVIBOT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質檢范式。它并不是孤立的設備,而是一個能模仿人類質檢員動作、能理解缺陷本質、還能與群體協同進化的具身智能體。這背后最核心的支撐,來自于中科慧遠提出的“鑒習平臺”“鑒心平臺”和“鑒云平臺”三大核心技術體系。


圖片3.png


鑒習平臺是讓機器人具備“模仿并習得”的能力。CASIVIBOT通過模仿有經驗的質檢員操作,記錄在質檢操作時的動作路徑與姿態細節,做到人機一致,并將這些經驗沉淀為可復用的知識圖譜。它不再是機械執行,而是像學徒一樣通過觀察與學習逐漸成長。這種“像人一樣觀察、像人一樣操作”的特性,讓機器人具備了應對柔性化生產的潛力,也讓它在面對非標準化工件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靈活性。


鑒心平臺則是讓機器人擁有“理解”的能力。傳統檢測往往停留在像素層面,對缺陷的認知是表象化和單模態的。CASIVIBOT通過引入視覺與語言雙模態大模型,將圖像識別與語義表達結合,使機器人不僅能看到瑕疵,還能理解其成因。它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缺陷屬性,例如將一道細小裂紋與“由工藝偏差導致的結構性裂痕”對應,從而實現專家級的判斷力。這種能力使其可以在不同品類之間遷移學習,有效降低對大規模樣本的依賴,能迅速適應新場景,在跨行業應用中展現出極強的拓展性。


鑒云平臺則進一步拓展了CASIVIBOT的邊界。通過云端協同,單臺機器人獲得的檢測經驗可以快速同步到整個集群,實現經驗的共享與遷移。這意味著,當一條產線上的機器人完成學習,其他產線的機器人可以立即受益,而無需從零開始。企業因此可以根據生產負荷靈活部署,形成“質檢機器人即服務”的新業態。更重要的是,隨著集群的不斷擴展,整個系統的學習效率與泛化能力將呈指數級提升,使機器人真正成為一個可持續進化的智能體群體。


圖片5.png


從AOI到機器人:厚積而薄發的必然選擇


中科慧遠覺得,AOI與機器人并非替代關系,而是協同共生。AOI擅長標準化、大批量的高速檢測,是工業質檢的基礎設施,而機器人則在柔性場景和復雜缺陷中展現優勢,是對AOI的有力補充。當二者結合時,形成的是效率與精度雙重提升的體系:前段由AOI完成大規模篩查,后段由機器人完成復雜補檢,此外,通過機器人不斷學習還可反哺AOI算法庫,推動整體能力進化。這種“1+1大于2”的協同效應,不僅解決了行業的“最后一公里”難題,更讓質檢體系具備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能力。


從行業角度來看,CASIVIBOT的意義遠不止于一款新產品。它代表的是工業質檢范式的轉變。過去,質檢被視為生產鏈條上的一道工序,是成本中心。而具身智能的引入,使質檢逐漸演變為智能協作的生態環節。企業不再需要為一次性投資承擔高額成本,而是可以通過機器人即服務的模式,根據需求彈性擴展檢測能力。這種模式將極大降低中小企業的門檻,也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開放、共享和普適的方向發展。


更長遠來看,CASIVIBOT的進化方向也為行業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中科慧遠計劃將機器人能力從單純檢測拓展到檢測與修復的閉環,并通過跨行業遷移,進入汽車、電子、新能源、半導體等多個關鍵領域。隨著云端決策與平臺化部署的完善,未來的質檢將不再是孤立的動作,而是貫穿設計、生產、檢測、修復的完整鏈條,真正實現從深度到廣度的品質保障。


圖片6.png


中科慧遠的探索,既源于對工業質檢深刻的理解,也體現了對產業未來的前瞻性判斷。從九年的AOI積累,到今天提出的機器人新范式,它始終堅持從客戶需求出發,不斷突破邊界,構建起從工具到生態的完整路徑。在工業智能化的進程中,CASIVIBOT所代表的并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種行業認知的轉變:質檢不再只是替代人力,而是通過AOI與機器人協同,讓品質保障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底座。

審核編輯(
唐楠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北京新材道InterMat入選國家首批可信數據空間試點 以創新技術破解工業數據流通難題

工業存儲視角下的天碩工業級SSD固態硬盤

安森美為小米的YU7電動SUV系列提供產品和技術支持

工業充電器拓撲結構選型基礎知識:隔離式DC-DC功率級的選擇

工業充電器拓撲結構選型基礎知識:升壓PFC拓撲